比:吉。原筮,元永贞,无咎。不宁方来,后夫凶。
上六,比之无首,凶。
九五,显比;王用三驱,失前禽,邑人不诫,吉。
六四,外比之,贞吉。
六三,比之匪人。
六二,比之自内,贞吉。
初六,有孚比之,无咎。有孚盈缶,终来有它,吉。
比卦,坎上坤下,与《师》卦相反。全卦唯一的阳爻居九五位。象征着相互亲近安定团结。
比,即亲密、友爱、和睦相处。人与人的关系,国家统治关系,社会治理关系都需要“比”。其中坚持仁爱是“比”的最高原则,这样什么时候都有好的效果。此卦讲人(广义)要谨慎处事,顺从“大人”,即掌握真理的智者“君子”。“大人”统治,“小人”顺从,人类社会应建立万国一统的世界,即人类社会大联合,民众大团结。
“比卦”卦象显示:“亲近他人是吉利的,亲近应该永远坚持正道。没有灾祸。但不安定的因素也在亲近的关系中增长着,最后来亲附的人不吉利。”
康熙年间,官居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:生活在桐城老家的家人要整个府第,但因宅基地界不清,与邻居老吴家出现争执。双方互不相让,闹到官府。家里人写信将此事告诉张英,希望张英利用官威,权势施加影响,打赢官司。
张英得知事情原委,赋诗一首,以诗代言,送回家中,诗云: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家人见书,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,垒建院墙,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,退他三尺,建宅置院,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。
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,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。而是以高远的眼光,开阔的心胸劝说家人退让为先。这种看似违背常态的作法蕴含着更高的智慧,更远的眼光。心胸宽广、放眼远处、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。这也是避凶趋吉的良方。
领导间如此,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也如此。《周易》是在为天下而设谋,非为一人、一族、一国而谋。它的真理性无国界。《周易》不愧是人类真正的自然法思想之祖宗,以屯、蒙、需、讼、师、比六卦的深化过程,揭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规律,告诉人们达到无忧,“转化干戈为玉帛”,和谐相处,才是必由之路。
中华周易文化研究院(www.zhzywh.com)孙启泰老师 编撰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