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 文】
《周礼》曰:“巡国传谍者,反间也。”吕望云:“间,构飞言,聚为一卒。”是知用间之道,非一日也。
【译 文】
《周礼》说:“《巡国传》称:‘所谓谍,就是反间。’”吕望说:“间,就是制造散布流言飞语,这些人可以组成一支独立的队伍。”由此可知,使用间谍,由来己久。
【原 文】
(凡有白气群行,徘徊结阵来者,为他国人来欲图,人不可应,视其所往,随而击之,可得也。或有黑气临我军上,如车轮行,敌人深入,谋乱吾国臣。或有黑气游行,中含五色,临我军上,敌必谋合诸侯而伐吾国,诸侯反谋军,军自败。或有黑气如幢,出于营中,上黑下黄,敌欲来求战。无诚实,言信相反,九日内必觉,备之,吉。或日月阴沉,无光不雨,或十日昼夜不见日月,名曰“蒙”,臣谋主。故曰:久阴不雨,臣谋主也。)
【译 文】
【原 文】
故间有五间:有因间,有内间,有反间,有生间,有死间。五间俱起,莫知其道。因间者,因其乡人而用之者也(言敌乡邑之人,知敌表里虚实,可使伺候听察,通辞致言。故曰:因之用,赏禄为先也。)。
【译 文】
所用间谍有五种:有“因间”,有“内间”,有“反间”,有“生间”,有“死间”。五种间谍都使用起来,就能使敌人摸不着头脑而无所适从。所谓“因间”,是指利用敌国乡里人做间谍[是说敌国乡里的人,了解敌人的实情,可以让他伺机探听观察,传递消息。所以说,使用敌国乡里的人做间谍,要先给予赏禄]。
【原 文】
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(因其在官失职者,若刑诛之子孙与受罚之家也。因其有隙,就而用之。)。
【译 文】
所谓“内间”,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[利用那些失掉官位的人,象受刑人的子孙与受处罚的家庭。借他们和所在国的不和利用他们]。
【原 文】
反间者,因敌间而用之者也(曹公曰:“敌使间来视我,我知之。因厚赂重许,反使为我间,故曰反间。”萧世诚曰:“言敌使人来候我,我佯不知而示以虚事,前却期会,使归相语,故曰反间也。)。
【译 文】
所谓“反间”,是指利用或收买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效力[曹操说:敌方派来间谍窥探我方,我方已知晓,利用重金重诺,诱使敌方间谍为我方所用,所以称“反间”。萧世诚说:敌方派间谍来刺探我方军情,我方假装不知道,故意向他提供虚假情况、早已过时的约会,让他回去告诉主人。因此称“反间”]。
【原 文】
生间者,反报者也(择己有贤才智谋,能自开通于敌之亲贵,察其动静,知其事计所为,已知其实,还报,故曰生间也。)。
【译 文】
所谓“生间”,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,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[选择那些贤才、智谋之士,他们能打通敌方的亲信显贵,以此来侦察敌方的动静,了解敌方的军事谋略、所作所为。已经探清了敌方的动向,活着回来报告,所以称作“生间”]。
【原 文】
死者间,为诳事于外,令吾间知之,而待于敌间者也。
【译 文】
所谓“死间”,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,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,敌人上当后往往将其处死。
【原 文】
(作诈诳之事于外,佯漏泄之。使吾间知之。吾间至敌中,为敌所得,必以诳事输敌,敌从而备之,吾所行不然也,间则死矣。又,一云:敌间来在营,间我诳事而持归,然皆非吾所图也。二间皆不能知幽隐,故曰死间。萧世诚云:“所获敌人及己军士有重罪系者,故为免,相敕勿泄,佯不秘密,令拘者窃闻之。因缓之,使亡,亡必归敌,以所闻告之,敌必信焉,往必不间。故曰死间者也。)
【译 文】
【原 文】
昔汉西域都护班超,初为将兵长史,悉发诸国步骑二万五千击莎车,莎车求救龟兹。龟兹王遣左将军发温宿、姑墨、尉头,合五万人助之。超召曲及于阗疏勒王议曰:“兵少不敌,计莫如各解散去。于阗从此东,长史亦从此西归。夜半闻鼓声便发。”众皆以为然。乃阴缓擒得生口,生口归,以超言告龟兹。龟兹闻之,喜,使左将军将万骑于西界遮超,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遮于阗王。人定后,超密令诸司马,勒兵励士。
【译 文】
【原 文】
至鸡鸣,驰赴莎车军营,掩覆之,胡皆惊走,斩首五千级,莎车遂降。
【译 文】
到了鸡鸣时,一齐奔赴莎军军营,来势迅猛,胡兵惊慌奔逃。班超的军队斩杀了五千多敌人。于是莎车被迫投降。
评论